图/ICphoto
东莞一对母女食用自制泡菜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且不断加重,随即进入ICU抢救。经当地疾控中心检验,她们的呕吐物及自制泡菜坛中发现“肉毒杆菌”。肉毒杆菌是如何致病的?怎样预防肉毒杆菌中毒?新京报记者根据各地疾控中心发布的内容整理出一份健康提示。
肉毒杆菌是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简称,也称肉毒梭菌。肉毒杆菌中毒,通常是由带有肉毒杆菌或其芽孢的粪便、土壤、水污染禽畜肉、鱼肉、粮食、果蔬等食物原料或食品,在加工存储过程,经由厌氧环境和适宜的温度下产生肉毒毒素,如果在食用前未经高温加热,就可导致中毒的发生。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时,短的仅2小时,长的可达10天或更长。患者一般会先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会出现神经麻痹症状,如视物模糊、复视、眼睑下垂、伸舌、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在我国,肉毒杆菌中毒大多由发酵的豆制品和面制品所致,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在常见的鱼和鱼制品及罐头食品和腊肠、火腿等密封腌渍食物,家庭自制、有密封隔氧的加工和储存过程的食品中肉毒杆菌中毒也可发生。
如何预防肉毒杆菌中毒?
●对食品进行彻底加热可预防肉毒杆菌中毒的发生。肉毒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肉毒毒素不耐热,很容易高温破坏并失去毒性,75℃-85℃加热10分钟或100℃加热1分钟即可被破坏。
●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尽量对原料进行蒸煮处理,避免肉毒杆菌及其芽孢污染;家庭腌制或发酵的食物应尽快冷却并低温储存,防止肉毒杆菌芽孢发芽、繁殖产生毒素;食用家庭自制食物前要充分加热。
●选购罐头、真空包装等食品时,应选择信誉良好之商家,并依标示妥善储存,切勿购买来路不明且未完整标示之食品。食用食品罐头时,若罐头两端有膨隆现象,或内容物色香味改变者,应禁止食用,即使煮沸也不宜食用。
●买来的香肠、火腿、罐头等肉制品,最好加热至熟透再食用。吃完腌制品,如果身体出现头晕、头痛、犯恶心等症状,应及时采取催吐措施,并立即就医。
校对卢茜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