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子甘藍:特菜中的新貴,一株能結40個,怎麼栽培管理更高產?

甘藍是十字花科蔬菜裏面的一個大類,也是我們餐桌上常見且美味的葉菜,從顏色上分主要包括適合做沙拉的紫色甘藍和以炒食爲主的綠甘藍,從甘藍的外觀形態上來分,則主要包括圓球形、扁圓形形和牛心形三類。這些甘藍都是單球重量在500g以上的大大個頭,而在甘藍家族中,還有一個迷你成員——抱子甘藍。

抱子甘藍

抱子甘藍具有哪些典型生長特徵?如何實現優質高產栽培呢?爲卿畫眉說三農爲大家做一下介紹。

素烤抱子甘藍

抱子甘藍有哪些突出特點

抱子甘藍的起源地在地中海地區,原產地的氣候特點決定了它是喜冷涼環境的作物,從生長發育特點上來說,屬於第一年生長莖葉和小葉球,第二年抽生花薹、開花結子的兩年生作物。其株高一般在1米以下,最突出的外觀特徵是每一個葉片基部長出的側芽都會形成迷你小甘藍,這種被葉片和莖稈抱住的長法兒,也正是其名字的由來。

抱子甘藍是我國市場上的新寵,但在歐美國家食用的歷史較爲長遠,常用的烹飪方法包括做湯、涼拌、或者烤着吃,鮮甜濃鬱的風味,再加上較小可人的靚麗外觀,讓抱子甘藍廣受歡迎。

抱子甘藍做湯

抱子甘藍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1.播種

苗好三分收,健壯的秧苗是開啓孢子甘藍優質栽培美好旅程的第一步,爲邁好這一步,首先要從可靠的種子經銷商購買質量過硬的種子,目前在生產上表現較好的孢子甘藍品種包括滬抱一號、富蘭克林孢子甘藍等。

孢子甘藍種子價格相對較高,爲保持較高的發芽率,培育更優質的壯苗,育苗過程中需要採用50孔的穴盤或者8X8的營養鉢進行精量播種育苗。所用基質可自行配置,常用配方爲3:1的草炭土與珍珠巖。

基質帶菌是育苗期間秧苗感病的重要原因,爲避免苗期病害發生,需要對基質進行消毒,比較便捷的方法是在混配基質的過程中加入廣譜性殺菌劑多菌靈,具體做法是將多菌靈加水稀釋(濃度可高一些),然後邊混基質邊均勻噴灑,用量是每百斤基質加百菌靈200克。

在基質培好之後,裝進營養鉢或穴盤,然後將基質澆足底水,等水分充分下滲之後,在播種穴裏用木棍打深度爲半釐米的播種孔,然後進行播種,每個穴孔一粒(種子不需浸種催芽),播種完畢後上面均勻覆蓋營養土,之後再用噴淋設備澆一遍水,最後覆蓋底模保溫保溼。

抱子甘藍植株

2.苗期管理

播種後的環境最高溫應控制在25-28℃,夜間溫度應介於15-18℃,播種後約3天會有80%左右的種子拱土出苗,這時候要把地膜揭去,環境溫度白天調整爲22-24℃,夜間溫度調整爲13-15℃,注意基質水分變化,在中午出現萎蔫症狀時,需要補充水分,但是澆水後要注意加強通風散失,以防止高腳苗的出現或發生猝倒病等病害。

3.秧苗定植

抱子甘藍的苗齡一般爲35-40天,有6-7片真葉,在定之前要先進行整地施肥,栽培地應避開前茬栽培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底肥應施8000-10000斤腐熟農家肥,並施硫酸鉀40斤、過磷酸鈣40-50斤。

然後旋耕(深度不小於25釐米)做畦整地,做小高畦,畦面寬110釐米,畦溝寬30釐米,畦高20釐米。定植的株距爲45-50釐米,畦面上的行距爲60-70釐米,定植結束後要立即澆定植水穩苗。

4.田間管理

栽苗後5天左右即可緩苗,此時可少量補充氮肥,標準爲每畝尿素10-20斤,在三周之後,秧苗逐漸進入快速生長期,此時需要每畝再追施15-15-15的三元復合肥20-30斤,此時是長葉發棵的關鍵時期,對氮肥的需求量較大,因此在復合肥的基礎上再追施尿素20斤。

水分管理上要保持土壤見幹見溼,相對溼度以75%左右爲宜,遇到降雨要注意排水防澇,大田栽培如果不是覆膜栽培,則要注意中耕鋤草,以防與苗爭肥。

5.結球期管理

小葉球開始膨大時,標志着產量開始形成,植株對養分的需求也進入旺盛期,適時追肥對確保優質高產意義重大,水肥應結合灌溉進行,每畝追施的量爲三元復合肥30斤,爲提高肥效,最好在距離根部15釐米左右的位置穴施。在第一批葉球採收後,需每畝再追施三元復合肥30斤。

進入結球期以後,要適當控制土壤溼度,相對含水量應保持在60%左右,並要注意進行中耕鬆土除草。

6.病蟲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爲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多菌靈進行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可用2.5%的溴氰菊酯或2%的阿維菌素進行防治,同時要注意霜黴病、軟腐病等侵染性病害的發生,這些病害在防治方法上參照白菜或甘藍。

抱子甘藍

採收

在小葉球重量達到8克左右,且外部蠟粉明顯、合抱緊實時即可採收,在遇到較高溫度時採收時間可適當提前以防葉球鬆散,栽培管理適宜的環境下,單株可採收小葉球約40個。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