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和包菜有什麼區別呢?相信種植過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可如果要我說,那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了,至少知道其中一種在吃飯時會經常點的“幹鍋手撕包菜”!因爲如果要細分,還得一段文字才能說清呢!
甘藍和包菜是我們生活種常見的蔬菜,而且營養價值還很高,但是生活中很多人會將它們混淆,因爲說起這這兩種蔬菜,我第一反應會認爲是紫甘藍跟卷心菜,其實不然。包菜,結球甘藍(),是十字花科、芸苔屬的植物,爲甘藍(BrassicaoleraceaL.)的變種。又名卷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圓白菜、包心菜、蓮花白等;甘藍具的耐寒、抗病、適應性強、易貯耐運、產量高、品質好等特點,在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國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區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所以,從本質上來講,包菜就是甘藍,或者說包菜是甘藍的一種,而甘藍其實包括了一大類的菜。說到這裏相信大家就都明白了吧?說他們相同或者不同都不能嚴格的定義爲錯或者是對,因爲它們還是有聯系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越冬甘藍的種植技術及管理方法,掌握了這些想要高收益並不難!
隨着氣溫越來越低,大部分地區開始轉涼,冬季甘藍種植還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的,因爲植物生長是會受光照、溫度和惡劣天氣的影響,那麼在外界因素不能掌控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做好以下7個方面:
1、種植時間
播種時間確定不僅要考慮種植地區的氣候情況,還需要考慮包菜生長的溫度要求,以及包菜上市的時間等問題。越冬甘藍的種植時間北方地區一般在每年的8月份到9月份種植,南方地區時間可以稍微靠後一些,10月份左右進行播種。越冬包菜的種植時間不可過早或過晚,過早會造成包菜生長過快,出現未熟抽薹的情況,種植過晚則會造成甘藍結球量下降,影響甘藍產量。
2、品種選擇
目前越冬甘藍的品種繁多,但質量參差不齊,作爲越冬甘藍,在選擇品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冬性強、抗嚴寒能力強、不易抽薹、抗性良好、產量穩定的甘藍品種進行種植。如果是引進新品種,在大面積種植前一定要經過小面積的試種,避免發生接球不良、未熟抽薹等問題。
3、栽培模式
栽培模式有露地越冬栽培和小拱棚種植。兩種模式各有利弊,露地栽培投入的種子、地膜及肥料款相對大棚種植會低些,但是大棚種植模式效益高,因爲能在深冬及早春提前上市,獲得較好的收益。所以大家可以根據各自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
4、地塊選擇
甘藍生長過程中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在種植越冬甘藍的過程中,主要注意種植地的溫度情況。越冬甘藍的種植地塊適合選擇在冬季氣溫在0到10度的地區,土壤肥沃疏鬆,排水灌溉便利的地塊。
5、栽培技術要點
5.1播種一般每畝用種量在40克到50克,撒播完成後,在苗牀上覆蓋1公分左右的薄土,根據土壤溼潤程度適當的撒小水。在甘藍出苗前這段時間注意做好育苗牀的管理工作,溫度需要控制在18度到22度之間,保持土壤溼潤。甘藍種子出苗速度較快,一般一周到十天左右就能夠完成出苗工作。
5.2育苗早育苗形成大苗越冬能力強,但不能盲目過早育苗,大苗容易春化抽薹。因此育苗時間控制在9月20日至10月10日。播種時種子分布均勻稀播,後覆蓋0.2釐米厚的細土,覆地膜保墒,三天後揭掉地膜。
5.3苗牀管理出苗後要及時調整育苗地的溫度,避免幼苗出現徒長問題,苗牀溫度控制在10度左右,能夠起到一定的煉苗作用,出苗後苗牀見幹見溼,25天~35天後,幼苗長到3片~5片葉可移栽大田。
5.4移栽甘藍移栽定植的苗齡需要根據品種和種植時間而定,一般早熟品種的苗齡控制在40天左右,中晚熟品種苗齡在45天到50天左右。選擇壯苗進行移栽,一般幼苗生長到6到8片真葉,苗高在12到15公分左右,根系發達。
5.5扣地膜:於11月底至12上旬將甘藍幼苗覆蓋保墒,甘藍幼苗不引出來,冬季不澆水。
5.6扣小拱棚:提前上市可元月中旬覆蓋小拱棚,此模式栽培效益高。小拱棚無須覆蓋麥秸及草苫子。小拱棚於三月底撤掉。
5.7露地越冬栽培春季管理:三月中下旬將幼苗引出地膜,壓土,地膜不撤可保墒提溫。三月底根據土壤的墒情澆水,澆水時隨水衝施碳胺25千克/畝。
5.8抱心期管理:抱心期根據土壤的墒情澆水並隨水衝施碳胺100千克/畝。4月底至5月初一次性收獲。
6、病蟲害防治
主要防治的蟲害有蚜蟲、菜青蟲、斜紋夜蛾、黃條跳甲等,農業防治爲主,必要是採用藥劑治療,避免造成損失。
7、及時採收
當結球緊實時就要及時採收,因爲在溼度高時基部易受軟腐病的侵染,球部易受菌核病的侵染,所以適時採收很有必要。
以上就是給大家介紹的越冬甘藍的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法,雖然甘藍的市場價格不貴,但是需求量還是很可觀的,所以要把基礎做好,才能在同種蔬菜裏做最出色的那個!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