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在這收獲的季節裏,我們告別了糼兒園,背起身後的小書包,走了小學,成爲了一名小學生……”伴隨着一年級新生代表的講話,孩子們開始了一段新的徵程——小學。
我家寶貝今年剛好上小學一年級,作爲新生的家長,真的是比孩子還緊張,比孩子還要累。緊張的不是孩子的學業,而是孩子的自立,必竟小學不同了,生怕孩子落後,生怕孩子做不好這,做不好那;這累的也不是身體,而是心,總覺得孩子還小,就那麼一丁點,就要背起書包去上學了,會不會不適應,會不會受欺負……
其實孩子真的可以做得很好,他們可以清楚的明白老師的意思,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也明白需要帶什麼東西到學校,更有着難能可貴的集體榮譽感,爲了班級更美,願意主動搬來家裏的鮮花,爲了班組板報欄不空着,自己動手畫動手寫,一張張漂亮的海報裝飾出了美麗……
學校考慮到一年級新生還有很多的不適應,特意制訂了第一周半天,自然中午也就沒有午餐了,作爲媽媽就要給寶貝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當然還要快,不然上班可就遲到了。
今天的午餐是兩個菜配一碗大米飯。眼下秋天那是豐收的季節,市場上各種蔬菜品種可多了,我選擇了大白菜,好大一棵啊,水靈靈的大白菜,看着就好吃,大白菜配什麼一起做呢?
大白菜的好搭檔就是豆腐,這也是東北人特別喜歡的做法,大白菜燉豆腐,看似簡單的一道菜,要做得好吃,也是有注意事項的。先把大白菜清洗幹淨,再切成片,這個片要用刀斜着切下去,特別是白菜的白菜幫子,這樣切出來的薄而大,易熟,也好吃。
豆腐切成塊,大小一般與白菜相當,太小了容易碎成渣,太大又不入味。白菜燉豆腐是先放白菜還是先放豆腐呢?其實它的關鍵是炒白菜,白菜一定要放到油鍋裏翻炒出香味,才能加清水,放豆腐來燉,不然白菜的味道就會水水的,不好吃。
另一個菜是個葷菜——木耳炒肉絲,豬肉切成肉絲,別太粗,太粗就是肉棒了,也不入味,先把肉用一個蛋清加少許鹽來抓勻,再放一點澱粉,這樣炒出來的肉鮮嫩可口,軟軟的很好嚼。木耳需要提前用溫熱水泡發開,炒的時候先炒豬肉絲,不用放料酒,直接倒醬油去腥提味,最後放木耳翻炒出香味,調個味就可以出鍋了。
大米飯的做法相信大家都會吧,在這裏就不多說了,最後配了一個餐後水果——鴨梨。秋季就是梨,各種梨,梨可以潤秋燥,讓孩子們保護嗓子,這樣的一頓午餐,平常而簡單,生怕孩子上火,還是清淡飲食最爲好。
親愛的媽媽們,你們孩子第一天上學,你都爲他們準備了什麼呢?快來留言分享啊。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