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有不少外來物種,它們對於國內的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入侵隱患,例如小龍蝦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由於小龍蝦太好吃了,這種入侵隱患也就不存在了,畢竟現在都需要大量人工養殖才能供應市場了。
與小龍蝦情況相似的,還有一種叫做“筍殼魚”的外來物種,它原本是生活在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淡水魚,如今在我國南方的大小水系中扎根定居,如果能釣上來一條那會讓人非常高興,因爲它是一種高級食材,在外面賣得非常貴。
筍殼魚屬於塘鱧科的一種,它並不是沙塘鱧,而是一種尖塘鱧,目前國內養殖比較多的是雲斑和線紋筍殼魚,它們的體型比野生的大一些,在市場上極受歡迎。淡水魚之中,肉質是“蒜瓣肉”的魚賣得最貴,因爲這種肉質非常鮮嫩可口,一點都不粗糙,吃起來和海魚類似。鱸魚之所以熱銷,便是因爲它的肉質好吃。
筍殼魚也是如此,別看它外表看起來比較醜,但是它的肉很厚,非常適合清蒸,並且肉質也是非常難得的蒜瓣肉。不少人第一次吃筍殼魚,還以爲它是海魚,甚至有人把它當成石斑魚。
所以一直以來,筍殼魚的價格都很昂貴,市場上經常賣到百元一斤,買一條筍殼魚可不便宜。很多養殖戶都靠着養殖筍殼魚賺了錢,尤其是在珠三角一帶,筍殼魚銷量非常高。那麼,這麼一種昂貴的淡水魚,爲什麼也會有入侵隱患呢?
這就涉及到本土物種和外來物種之間的競爭關系了。原本的生態環境是和諧的,外來物種到來之後,打破了這種和諧,甚至沒有天敵,導致外來物種羣體發展壯大,本土物種變少或者逐漸消失,這就是筍殼魚所帶來的入侵隱患。
在野外的河流之中,筍殼魚的數量並不少,很多人都在野釣時釣到過體型較大的筍殼魚。它是吃葷的食肉性魚類,本土的魚蝦都是它的食物,而它的天敵很少。這一二十年來,由於“放生”文化的流行,很多人去菜市場買各種魚類放生,不管後果,有爲數不少的筍殼魚也被放生到野外水域,搶佔了本土魚的生存空間。
此外,還有一部分從養殖池塘中逃逸出來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養殖筍殼魚了,雖然它好吃,但不能否認它對於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不過呢,我們也不必草木皆兵,對於入侵物種,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就像小龍蝦,還不是被國內的食客吃到必須養殖了。筍殼魚也是如此,一方面,我們要有嚴防外來物種進入野外的意識,另一方面,也要滿足社會的需求,該吃就吃,該養殖的養殖,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當然,對待那些“百害而無一利”的入侵物種,就不要姑息了。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筍殼魚嗎?歡迎留言交流!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