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10月19老馬爲了阻止地球暖化,農業必須成爲氣候中性的活動。科學計算顯示,這不僅可行,植物生長甚至能吸收大氣中額外的二氧化碳。
德國媒體報道,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針對土地使用及糧食安全提出建議,呼籲減少全球的牧場和耕地面積,在世界各地重新造林並提高土壤的腐植比例。專家指出,重新造林後,處於生長階段的森林每年可吸收36億噸二氧化碳。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的最新研究顯示,腐植層的增加每年可封存20至50億噸的二氧化碳。
生物碳是另一種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木材、植物殘渣等有機物質能通過加熱、加壓、排除氧氣而碳化並引入土壤中。過程中結合的碳可以在土壤裏保留數個世紀之久,並與腐植層和細菌一起大幅提高土壤肥力。
據SWP的研究,若全球採用此技術,每年可額外吸收5到20億噸的二氧化碳。
工業化農業正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農業不止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也是全球物種滅絕的主因。因此,許多領域都提出倡議,呼籲採用更好的農耕技術。歐盟推出的“農場到餐桌戰略”(FarmtoForkStrategie)便是一例。
歐盟氣候保護委員提莫曼斯(FransTimmermans)在該倡議的網頁上寫道:“生物多樣性以及‘從農場到餐桌’戰略是‘綠色交易’的核心,也代表自然、糧食生產和生物多樣性之間的全新、更和諧的相互關系。這畢竟攸關人類的健康與福祉。”
德國環境部有意減少大豆等飼料進口,以對氣候保護做出貢獻。一名發言人對媒體表示:“爲了減少大豆種植導致的雨林砍伐,應賦予區域性農產品生產以高得多的意義。”
過去50年間,全球的肉制品產量翻了四番,種植大豆、玉米和小麥等飼料的耕地需求也因此急劇提升。根據聯邦環境局的統計,全球約有71%的耕地被用於飼料種植,只有18%種植糧食。爲了保障世界人口不斷增加帶來的糧食需求,同時確保足夠的造林空間,專家呼籲人們重新思考。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所長、柳葉刀-飲食委員會(EAT-LancetCommission)副主席羅克斯特羅姆(JohanRockström)表示:“我們可以食用更多健康蔬菜,減少肉類攝取。”《柳葉刀》在一份報告中敘述了健康及友善環境的飲食方式能帶來的改變。報告中建議,每人每周平均食用約300克肉類(每年16公斤),奶制品攝取量每周630克(每年33公斤)。目前北美、南美、歐洲和中國的肉類消費量比這個數字高出多達7倍。歐洲和美國的奶制品消費量則高出建議數字近8倍。
羅克斯特羅姆指出:“有趣的是,只要採取以‘彈性素食主義’爲主的飲食方式,農作物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就能減半。調整飲食方式可以同時促進地球及人類的健康。”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