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料:雄魚魚頭2000克。
配料:幹紅薯葉150克,白豆腐200克,青椒50克,姜片50克,紫蘇50克,醬(大蒜與辣椒熬制)50克。
調料:鹽15克,味精10克,雞精10克,胡椒5克,酸水50克,高湯1000克以上。
.
制作方法:
1.魚現殺,魚頭洗淨,噴一點白醋,放些許鹽,塗抹均勻。
2.放菜油入鍋,油溫五成,將魚頭兩邊煎黃,放姜片,酸水(壇子菜的酸水),放入高湯,蓋上蓋子煮十分鍾。
3.加入醬,味精,雞精,待湯汁收濃,具體時間根據火的大小決定,放入青椒。
4.將盆底放入紫蘇,白豆腐做鍋底,倒入魚頭,湯汁,即可上桌。
.
價格:32元/份
備注:食材用量僅供參考,視具體情況自行增減。
.
.
制作人:王榮芳
餐飲企業:西湖漁港
.
誰都知道湖南人愛極了魚頭,各有吃法,總是一道道輪着來,沒有吃厭的時候,於是這魚頭也就成了西湖漁港鐵打不動的招牌菜。西湖漁港得名可不是因爲魚來自西湖,而是它傍着長沙的西湖,筆者去的時候正是夏河開滿的時候,一路上的風光可不美哉。吃魚的店正好傍着水,這個碼頭從欣賞美景的角度來講,可算是非常不錯了。
.
西湖漁港的雄魚是來自常德黃石水庫。魚塘的水通常雜質多,魚生存久了,肉纖維會變粗,吃起來口感不舒服,肉的味道和營養自然沒有深山裏潭水天然,人煙稀少,樹木林立的水庫來得好,有時還會帶有泥土的味道。如果是人工養殖的魚頭,受過污染後,魚頭會帶有柴油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土腥味,遇到舌頭挑的人,這樣的魚是碰都不會碰的。而長在深山水庫的魚,長期是清水狀態,肉吃起來很細嫩,無雜味,清甜。
魚到了店裏,並不是直接上桌,而是在安裝有淨水器的魚池裏養上一周左右,待魚排空了體內的污物,才會轉移到廚房的水池裏,一般到了此時,一條五斤的魚,都會變得只有四斤了。
這道魚頭相較於其他店,最大的特點就是,加入了醋和酸水,看着廚師長王榮芳往湯鍋裏傾倒着酸水時,一股酸菜壇水的特有酸味直衝面門,這氣味讓筆者很是咂舌,這待會豈不是變成貨真價實的“酸湯”魚了?可是隨着煮至,漸漸地刺鼻的酸味漸漸散去,片刻後,就再也聞不出這盆魚多加了什麼料,嘗起來也沒有什麼太多的酸味,只覺得口齒生津,對湖南這種夏季漫長炎熱的地方來說,又是一道主菜,又起到了開胃的作用。
爲了保證菜的美觀,煮至魚頭時,所有的配料都是放在漏勺中與魚頭混煮,待煮好時,就將配料取出,這樣湯與魚裏既有味道,但是卻又可以保證清秀的湯汁,又不會因爲長時間的久煮,使得配料爛糊倒人胃口。待魚吃完了,加入特質的幹紅薯葉,就又變成了另一道別具滋味的菜了。
.
尊重原創,拒絕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
————
轉載丨投稿丨報道丨推廣
聯系湘菜人微小妹:xiangcairen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