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落,菌子出。”隨着季節更替,進入雨水後,野生食用菌也破土而出,給桌上增添了一道道佳餚。在採菌季裏不禁想起一道美食——火腿炒雞樅,令人饞涎欲滴。在野生食用菌的大家族中,雞樅是菌族中的上品,其中的火腿炒雞樅這道菜,在雲南祥雲堪稱久負盛名的風味美食。
雞樅因菌傘、菌柄等纖維結構、色澤狀似雞肉、加之食用時又有雞肉的特殊香味,色鮮味美,非常可口,故得名雞樅。採集雞樅可說是既好吃又好玩的一件事,人們視雞樅出自於“雞樅窩”,認爲雨後就會有雞樅從“雞樅窩”附近長出來,只有找到“雞樅窩”,從此就能源源不斷地從“雞樅窩”旁採集到雞樅。故在祥雲一些地區有着這樣的說法,採菌者只要在找到一株雞樅時,只要留心仔細找找,附近就還會有一些雞樅。
雞樅菌整個生長周期都要依靠土棲性的白蟻,長有雞樅菌的土壤下面必有白蟻巢結構。雞樅一般頭年生長的地方,第二年還會在原地長出來,故這個地方叫“雞樅窩”。好多人只要找到有雞樅生長的地方,就會在這個季節如期而至地找到雞樅。但採集雞樅時必須重視保護生態環境,若盲目採集,如果蟻巢結構受到幹擾導致白蟻動遷,來年此處就不會有雞樅了。採食雞樅要抓緊時機,雞樅以頂上菌帽未開張時最鮮嫩肥美,傘蓋一張,肉就老了。
火腿是也是祥雲的風味食品之一,其中的普淜火腿用廄養喂包谷等飼料的當地生豬的後腿精制而成,火腿皮色黃亮、肉色紅潤、香氣濃鬱、營養豐富、鮮美可口,素以色、香、味、形等較好在當地享有盛譽。當地的農家養的豬因從不喂添加劑,具有皮薄骨細、肉脂比例適當、肌肉細嫩、肉質鮮美等獨特優點,成爲制作優質火腿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加之當地氣候、溫度、地理條件等較爲適宜醃制火腿,加工出來的火腿成爲饋贈珍品,佐食佳餚,也是滋補良品。
火腿炒雞樅的原料是,取鮮雞樅、普淜火腿、植物油適量,輔以精鹽、味精、紅椒等調料,制作時,將雞樅、火腿、紅椒切碎待用。用植物油將雞樅、火腿炒到半熟,加入精鹽、味精、紅椒等調料,暴炒熟透出鍋即可上桌。入席的普淜火腿炒雞樅色澤狀似雞肉,加之紅椒配以香氣四溢,口感潤滑,味道鮮美。雞樅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補益腸胃、益胃、清神、治痔等功效,並具有抑制人體癌細胞生長的作用。火腿性溫,味甘、鹹,具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滋腎填精等功效,兩者合一,是美味與食療融合的地方特色風味美食。(陳應國)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