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愛吃鴨子,在美食之都長沙,每年有不同口味,不同菜式的特色鴨子菜品推出。
對於湘菜廚師來說,不會制作一兩道特色鴨子菜品的都難找到工作。
祕制手撕鴨一道菜可以興盛幾十年,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
在長沙就有這麼一道祕制手撕鴨,它是百年湘菜老店的鎮店之寶,一道菜品傳了三代,至今還是店裏的招牌菜。
手撕鴨很多的老長沙人都知道,都被它那幹香,焦酥的口感給徵服。
雖然制作手撕鴨的工序較多,但確實是每一道都少不得的,原料、調料的配比精細,制作過程詳細,批量生產後,走菜還是很快的。
賣點:精選地道農家放養的麻鴨爲主料,而且是選用當年的麻鴨,肥肉比較少,肉質細嫩,經焯水、醃制、滷制、晾涼、手撕、炸制工藝制作而成,醬香酥脆,風味獨特,回味悠長。
原料:麻鴨1.1千克。
調料:高湯25千克,A料,B料,幹香茅草、香菜各100克,香蔥、糖色各250克,生姜500克,色拉油2千克,蒜末、蔥末各5克,幹辣椒50克,豉油8克,芝麻油10克,法香2克。
做法:1.鍋內入色拉油1.5千克,燒至五成熱時,下入A料爆香,加高湯,入B料調味,加糖色調色,加幹香茅草、香菜、香蔥、生姜即爲自制滷水。
2.麻鴨制淨,焯水,入滷水內,滷半小時,晾涼,撕成塊。
3.鍋內入色拉油500克,燒至七成熱時,倒入麻鴨,炸3—3.5分鍾至紅色。
4.鍋留底油,下蒜末、蔥末、幹辣椒爆香,下入炸好的麻鴨,加豉油、芝麻油炒幹,倒出裝盤用法香裝飾即可。
神龍本草鴨原料:白條水鴨一只約2.6斤。
配料:生姜片15克,香蔥結15克。
調料:藥包1個,老抽15克,鹽3克,金標生抽20克,枸杞5克,紅星二鍋頭10克,味精8克。
制作:1、先將鴨子清洗幹淨放入砂鍋,加入生姜片、香蔥結,倒入純淨水沒過鴨子。
2、水燒開後打去浮沫,加入藥包及其餘調料,蓋上蓋子小火煨制。
每天上班開始煨,至11點半左右開餐時,水分基本收幹,撿出蔥結和姜片,藥包取出棄之不用。
3、走菜時用筷子在雙翅和雙腿附近各插一個小洞,舀起鴨油澆淋在小洞中,使之滲透到鴨肉內部,這樣吃起來口感更滋潤、更香。
撒上枸杞和香菜即可上桌。
特點:肉質軟爛細膩,極香,口味獨特,營養滋補。
制作關鍵:一定要選用2.6斤左右的水鴨,這種鴨子羶味很小,而且一點不油膩。
砂鍋底部墊了個不鏽鋼架,然後再放鴨子煨制,走菜時將不鏽鋼架取出,這樣煨好的鴨子連皮都不會粘破一點。
這種架子是我們自制的,將高壓鍋專用的不鏽鋼支架取下墊子即成,大小正合適。
因爲加了這個不鏽鋼架,鴨子在燉制過程中幾乎不用翻動,十個竈眼只需一個小工照看即可。
金牌祕制鴨具體做法:提前預制1、老水鴨20只去除內髒、衝淨血水,斬成塊待用;鍋入油燒至四成熱,下入姜片、八角、桂皮炸香後倒入鴨肉小火滑油成淺黃色,下入幹紅椒、幹黃椒各250克炸出香味,調入鹽200克、雞精150克、味精150克、胡子酒15斤,大火燒開讓酒味揮發,轉中火將鍋內的胡子酒熬幹。
2、取盛裝祕制鴨的專用碗20只,將鍋內的鴨子分成20份裝入碗中,將鍋內的油分別倒入碗中,油面與鴨子頂端齊平,封保鮮膜浸泡24小時即可。
走菜流程:取一碗鴨子入蒸箱中蒸30分鍾,取出去掉保鮮膜,將碗內的油倒出即可上桌。
特點:鴨肉滑嫩,味道濃香。
制作關鍵:1、鴨子無需提前醃制、去腥,預制過程中加入的胡子酒即可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
2、鴨子滑油時間不宜超過20分鍾,至鴨子表面剛剛變成淺黃色爲宜,否則鴨肉很容易變老。
3、用油浸泡鴨子不僅可以使鴨子充分入味、肉質嫩滑,還可以延長鴨子的保存時間。
用油浸泡的鴨子入保鮮冰箱可保存1個月之久。
藥膳紅番鴨每到秋冬,是各式各樣鍋菜大行其道之季,今年也不例外。
說到鍋菜,今年又有哪些制作的流行趨勢呢?1.本味菜餚是主流。
受到裸烹的影響,今年各大酒店推出的鍋菜大走本味路線,沒有非常復雜的調味過程,沒有多樣的調料選擇,注重的就是通過食材的搭配,強調原料的本鮮。
2.配料選擇很講究。
由於菜品調味越來越簡單,所以配料的選擇就格外重要。
很多人不約而同地會把目光鎖定在菌菇、蘿卜、海鮮、河鮮等本身自鮮的原料上,從而賦予菜餚更爲鮮美的風味。
旺銷理由:這款菜的重點在於藥膳和紅番鴨的搭配,成菜湯汁醇厚,是秋冬季進補的首選菜品,而且非常受食客的歡迎。
原料:廣東紅番鴨750克。
調料:中藥材四味,鹽8克,姜、蔥各10克,枸杞3克。
制作:1.將紅番鴨宰殺治淨,鴨內髒洗淨,焯水;鴨身衝去血水,斬成重約30克的大塊,放入沸水中,大火焯3分鍾。
2.準備一個很大的燉湯瓦罐,放入純淨水1千克,放入藥材和鴨子,加入剩餘的調料,密封後上籠大火蒸80分鍾取出,放入可以加熱的容器內。
招牌黑啤鴨原料:淨鴨子50斤。
調料:甜面醬100克,黑啤酒3瓶1800克,花椒面100克。
自制醃料:蔥段100克,姜片100克,土醬油2斤,高粱白酒1斤,黑啤酒2瓶1200克。
祕制香料:香茅草段250克,小米辣500克,幹辣椒250克,花椒250克,大蒜500克,姜片500克,蔥段1000克,八角200克,山奈100克。
做法:鴨子洗淨斬成塊,加入自制醃料抓勻醃制2小時入味。
取鴨肉塊入燒至六成熱的油30斤,保持六成熱炸3分鍾,將鴨肉表面炸得略微黑一點,口感幹香,濾油取出鴨肉。
將炸鴨肉塊的原油10斤入鍋中燒至四成熱,下入祕制香料小火炸香,再下入鴨肉塊小火翻勻,邊翻炒鴨肉塊邊加油,待油沒過鴨肉塊後,加入甜面醬翻勻,倒入黑啤酒翻勻,再撒入花椒面調勻後起鍋。
鴨肉塊帶着原油裝入盆中,油要沒過鴨子,覆上保鮮膜入蒸箱蒸30分鍾,取出帶着油一起入保鮮冰箱保存。
通常預制2-3天的份量。
走菜時取出預制好的鴨肉塊1斤,入油中涮一下去掉表面的渣滓,淨鍋入蒸鴨子的油10克燒至四成熱,下入姜蒜煸香,再入鴨肉塊翻炒一下撒上小米椒圈,即可出鍋。
制作關鍵:此菜要吃鴨肉的幹香,因此第一遍炸鴨肉時要高油溫炸至表面略黑,控制油溫六成熱,炸時不斷翻拌注意觀察,要剛好炸酥但不要炸糊。
此菜中的油可以反復使用,越用越香,甜面醬只是用來增香,不要用太多,用多了顏色會糊。
蟲草野鴨套四寶湘菜最高端的官府菜“組庵菜,組庵湘菜集中國菜之精華。
1909年,譚鍾麟的兒子譚延闓入主湖南,成爲湖南立憲派首腦人物,後官至湖南督軍兼省長,三次督湘。
在湘期間,譚延闓先請柳三和爲家廚,後官至南京政府行政院長,柳三和不願離開長沙,譚延闓便將廣州父親的家廚曹敬臣帶到南京當家廚。
譚延闓比父親譚鍾麟更看重飲食,更講究飲食,也更懂烹飪。
經譚延闓指點,再用上淮揚菜的技法,曹廚手藝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時人皆稱:“曹廚的菜,五蘊七香,其味醰醰,令人向往。
”譚延闓家曹廚的菜集中國菜之大成,造就了官府湘菜——“組庵湘菜”的誕生。
主料:野鴨、雞、鴿子、鵪鶉各1只。
八種輔料:蟲草、水發幹貝、水發海參絲、生火腿絲、冬菇絲、水發魷魚絲、魚翅絲、熟糯米各10克。
制作流程一、整禽脫骨要求:剔骨後的家禽形如布袋,滴水不漏。
技巧:從後頸部開口,將骨頭一一剔出。
鴨、雞、鴿、鵪鶉各一只去內髒後,分別整只出骨,成布袋形,剁去爪骨、膀尖和2/3的嘴尖,然後分別浸泡去血水,撈出分別加蔥、姜、料酒、花椒醃制6小時、4小時、2小時、1小時去腥入味。
二、調八寶餡:所有輔料混合,加鹽3克、紹酒5克拌成餡料。
三、層層相套要求:體態渾圓,從外觀看只有鴨子。
技巧:身套身、腿套腿。
鴿子開口處朝上,鵪鶉與鴿子姿勢一致,從開口處塞入,把腿分別塞入鴿子的腿中,鴿入雞腹、雞入鴨腹時均按照此方法操作。
蔥絲一同裝入鴿腹內,用竹籤封口,再入沸水內小火浸約5分鍾至浸出血沫,裝入雞腹後用牙籤在肚皮上扎多個小孔,再下入沸水內小火浸5分鍾釋放血污,然後把雞及姜片、蔥絲一同裝入鴨腹,用竹籤將鴨子開口處扎住,在肚皮上扎多個小孔,再入沸水小火浸約8分鍾,撈出用溫水洗淨。
四、蒸“套四寶”盆內添高湯2000克,下入幹貝50克、火腿50克、鬆茸50克、蔥、姜串,放入“四寶”,覆膜入蒸箱旺火蒸5小時,撈入盤中放在蒸箱保溫。
五、走菜:取出蒸好的套四寶擺盤;原湯分別用牛裏脊茸、豬裏脊茸、雞肉茸套成清湯,取1500克燒熱,加鹽調味,跟“套四寶”一同上桌,服務員先給食客分清湯,再把剩餘清湯澆入盤中即可。
新派養生鴨煲選材:此菜選用重四斤半左右的白條肉鴨,大煲放半只鴨子,可供5人食用,小煲放1/4只,可供兩人食用。
制作方法:此菜在蜂窩煤爐上煲制而成,湯汁煲幹後再重新加高湯,這樣反復加三次高湯,最後上桌時,砂煲內的湯汁雖然是滿的,但卻非常香濃。
制作一份鴨煲要燒三塊蜂窩煤。
提前預制:1、每天早上8點將蜂窩煤點燃,砂煲中下入適量姜片、幹山藥片,添清水至八分滿,放入鴨子。
2、加蓋煲約1小時,至煲內只剩薄薄的一層湯汁時再添入高湯至八分滿,如此每隔1小時添一次高湯,共添3次,最後一次加入高湯後,將砂煲置於煤爐上等待客人點餐即可。
走菜流程:取一個預制好的鴨煲放在煤氣竈上,向煲內加入鹽15克、味精10克、雞精10克,撒少許黑胡椒粉、幹枸杞,加入紅棗9顆、泡發的米粉500克、泡發的幹香菇150克、鮮冬瓜片20克,將煲內湯汁大火燒沸,撇去浮沫,撒蔥花即可上桌。
1、這種定制砂煲用黃泥燒制而成,使用前須在米湯中浸泡2天,這樣可以提高砂煲的耐熱性,否則加熱時極易炸裂。
2、鴨子在煤爐上煲制時的火候極爲重要,切不可等蜂窩煤熄滅再換煤塊,這樣無法充分激發鴨肉的香味,一般每隔將近1個半小時換一塊煤,此時的煤塊剛剛有火勢變弱的趨勢,待第三塊煤火勢變弱時,也就是鴨煲預制完成的時候,只要將鴨煲靜置於煤爐上即可,煤塊在熄滅的過程中還能爲鴨煲起到保溫的作用。
3、制作老鴨煲時要使用幹的山藥片,因爲鮮山藥經過長時間煲制後,清香味會揮發殆盡,且容易破碎。
4、小煲的鍋壁薄,加熱後容易破碎,所以先用大煲制作,走菜時再裝入小煲上桌即可。
香酥油淋鴨原料:瘦肉型櫻桃谷鴨1只。
醃料:祕制飄香粉25克,食鹽35克,麥芽酚2克,味精、鹽焗雞料各5克。
滷湯料:食鹽300克,味精200克,雞粉100克,骨髓浸膏15克,麥芽酚5克,高樑米酒25克,辣椒王50克,紅曲粉2克,生姜20克,香料包1個,高湯15千克。
制作方法:將鴨子清理幹淨,斬去腳及翅尖,割去鴨臊,用潔淨的毛巾擦淨鴨體水分晾幹。
將醃料混合均勻,在鴨子的膛內外抹擦均勻,醃制12小時備用。
然後用平底的木板平壓在鴨體上使得鴨子板直,壓6小時,用水衝洗一下鴨子,上鉤,放陰涼通風處風幹。
將高湯燒開,放入所有的滷湯料和香料包,用小火煮40分鍾,即成滷湯,將醃好的鴨子投入滷湯裏,用蓖子壓住,小火煮30分鍾,閉火,再燜30分鍾,將鴨子撈起出鍋,掛起晾涼,吹幹水分。
另起鍋上火,入食用油燒至180℃左右時,將鴨子用笊籬託起,用熱油淋在鴨子身上3分鍾,至外皮金黃色即可改刀裝盤。
關鍵:1、起初加工相思鴨是用肥鴨來加工以突顯鴨子的肥膚鮮美,醇厚回味。
我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從成本、營養、口感等諸多方面篩選對比,並不斷改良,最後選用華英鴨,雛鴨喂養在50日齡、體重在2-3千克,是做滷鴨的黃金時期。
此鴨肉裏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口感鮮嫩爽滑而且成本不高。
2、要做好相思鴨醃漬的環節不可忽視。
配制的醃漬香料粉將傳統相思鴨工藝與廣東燒鴨的醃漬工藝相結合,先塗後抹再醃制以重物壓整形,還要風幹,使鴨子完全不同於其他的滷鴨。
3、在煮時用小火滷30分鍾熄火燜泡,使鴨子充分吸收湯汁中的滋味。
4、鴨子從滷水中撈出要及時二次風幹才能確保油浸炸後皮酥脆柔嫩滑,滋味醇厚的特點5、裝盤時注意鴨子的造型要擺成鴨子的形狀。
祕制飄香粉配方:花椒50克,大椒100克,大、小茴香各60克,桂皮45克,草果25克,豆蔻30克,砂仁、丁香、白胡椒各20克,甘草10克,陳皮12克,將上述香料炒香打成粉即可。
香料包配比:八角10克,白蔻、桂皮各8克,香葉、白芷、安息香各5克,草果3枚,花椒、山奈各10克,陳皮、千裏香、甘草、香茅草各6克,桅子12克。
制作方法:將鴨子清理幹淨,斬去腳及翅尖,割去鴨臊,用潔淨的毛巾擦淨鴨體水分晾幹。
將醃料混合均勻,在鴨子的膛內外抹擦均勻,醃制12小時備用。
然後用平底的木板平壓在鴨體上使得鴨子板直,壓6小時,用水衝洗一下鴨子,上鉤,放陰涼通風處風幹。
將高湯燒開,放入所有的滷湯料和香料包,用小火煮40分鍾,即成滷湯,將醃好的鴨子投入滷湯裏,用蓖子壓住,小火煮30分鍾,閉火,再燜30分鍾,將鴨子撈起出鍋,掛起晾涼,吹幹水分。
筍尖煲老鴨主料:洞庭湖水鴨1只,陳年金華火腿50克。
配料:特級幹筍尖250克,老姜50克,香蔥25克,茶油50克,特制清湯1000克,胡椒粒10克,精鹽10克,湘霸香粉5克,米酒10克,安記雞粉5克,湯皇粉2克,勁霸哆哆米雞汁10克。
制法:1、老鴨去毛、內髒、洗淨斬件待用。
2、鴨子冷水下鍋中火焯水,撇淨浮沫過涼洗淨。
3、筍尖用30度溫水漲發36小時左右,至明軟,切段備用。
4、鍋置旺火,放茶油燒香,下入老姜片,蔥節煸香,下老鴨煸炒2分鍾,加清湯入筍尖、火腿片至沸。
撇去浮沫,用精鹽、湘霸香粉、白酒、安記雞粉、湯皇粉、勁霸哆哆米雞汁調味入瓦罐,移煨缸煨制8小時,出品加胡椒、蔥花即成。
特點:湯清味美、營養豐富,鴨肉清香軟爛、筍尖清爽。
茶油:爲油茶樹結的籽炸的油,油茶籽形似板慄。
湖南、湖北、江西、廣西等地山區有產,營養豐富,口感好,被譽爲東方的橄欖油。
特制清湯:將筒子骨2500克、土雞2000克、老鴨2000克入湯鍋,加水10千克,大火燒開,撇沫,改小火燒10小時,得湯5千克。
煨缸:一種陶制竈具,多見於江西廚房。
缸下面是炭火,木炭可一次加足,缸內各處受熱均勻。
一般缸內有三層架子,缸下端有通氣口。
此缸最多可同時放三四十個湯罐,使用十分方便。
金鉤魔芋鴨售價:52元/份日銷:45份原料:懷化老水鴨1只約1250克。
輔料:魔芋豆腐400克,色拉油100克,姜片20克,紅尖椒25克,金鉤豆瓣25克,味精3克,孜然粉5克,胡椒粉2克,鹽8克,幹椒粉5克,醬油10克。
制作:1、將宰殺治淨的老水鴨斬下頭、翅、腿,鴨身斬長3釐米、寬2釐米的塊,鴨身、鴨翅斬前先用刀拍鬆,鴨腿肉厚處要用刀稍劃開。
2、斬好的鴨塊放入高壓鍋內加清水壓約12分鍾至軟爛,撈出待用。
3、魔芋豆腐改刀成2釐米的方塊,用鹽水泡上。
4、鍋內下水,燒至70℃,倒入魔芋豆腐塊,中火焯約一分鍾起鍋,瀝幹水份。
5、鍋內放油,燒至四成熱,下入姜片炸香,倒入鴨子,翻炒,淋料酒,下入醬油,加煮鴨原湯70克,下入魔芋豆腐,調入鹽、味精、金鉤豆瓣、胡椒粉、孜然粉、幹椒粉,煨約10分鍾至汁濃時,起鍋裝入鴨形砂鉢內,上火再煨2分鍾,鴨子擺型,上面放紅尖椒即可。
特點:造型美觀大氣,鴨肉鮮香軟爛。
祕制醬滷板鴨原料:散養麻鴨15只。
調料:特制香料水20千克,自制滷湯35千克,茶葉、白糖各適量。
特制香料水的調配:鴨子在滷之前需用香料水浸泡醃漬,以20千克清水爲例。
將水倒入滷桶中,加入香料包。
滷桶上火,將水燒開,轉小火熬2小時,然後往裏加鹽1千克、味精350克、白糖350克攪勻,放涼後再倒入黃酒1瓶,接着放入清水浸泡好的鴨子,讓其在香料水中浸泡12個小時,這些香料水可重使用3-4次。
自制滷湯熬制:放入鹽480克、味精200克、美極鮮味汁150克、生抽王450克、白酒200克、冰糖350克、蔥段350克、去皮姜250克、紅曲米100克、香料包1個,上火燒開,轉小火熬3.5小時即可。
香料包配比:八角200克,花椒85克,白芷65克,山奈200克,白蔻、小茴香各100克,丁香25克,草豆蔻70克,香葉55克,砂仁、草果各35克,桂皮80克,百裏香50克,甘草15克,以上香料提前用清水浸泡30分鍾,然後再包起來。
制作方法:用左手握着活麻鴨的雙翅根部,拇指與食指捏住鴨的脖子,用左手小指勾住鴨子右腿,再用右手拔掉鴨脖子上的一撮毛,用刀在鴨脖子處劃一刀放血,待鴨子不動時將鴨子放在75℃的熱水中燙毛,待能輕易拔掉鴨身上的毛時,撈出褪淨全身的毛且洗淨。
在鴨子的肛門處拉一刀,掏出內髒,去除氣管、食管,再去掉鴨爪、翅尖備用。
將治淨的光鴨放入特制香料水中浸泡8小時,撈出控水,整齊地放入盆中,上平壓一重物,目的使鴨子的肌肉變得鬆弛,形體變得板直,也容易成熟入味。
找一大鍋,鍋底放入茶葉及白糖,鍋中放鐵箅子,箅子上鋪上蔥葉。
鴨子放入沸水鍋中焯水,鴨皮繃緊時撈出,趁熱放入箅子上的蔥吐上,蓋上鍋蓋,然後將鐵鍋上火,大火燒至鍋中產生濃煙霧,約5分鍾,鴨子呈金黃色時改小火,繼續薰10分鍾即可;再把鴨雜、爪、翅尖分別焯水備用。
將事先調好的滷水燒開,放入薰制好的鴨子以及鴨雜等原料,滷水復開鍋後改小火,使得滷湯面呈菊花心狀態,滷制50分鍾,鴨雜大概滷40分鍾即熟。
用平頭筷子能夠輕易插入,即可熄火,然後讓滷湯自然冷卻,涼後將鴨子撈出來,刷上芝麻油即可。
食用前,將鴨子斬件,整齊地擺入盤中,還可以配上鴨下雜之類的滷味料。
吃時可配炒好的辣椒醬、香醋、少許原滷水、青椒蓉泥味碟,食客可依據自己的口味選用。
關鍵:1、板鴨一般選用農戶在水田中放開散養的麻鴨,這種散養的鴨子以蟲草爲食,肉質細嫩,肌肉敦厚飽滿,肥瘦相間,滷制後油潤甘香,讓人回味。
再一點還應注意選用鴨子的個頭大小,淨重在1.5千克左右的爲佳,過小鮮香味不足,過大口感發艮,這點不容忽視。
2、用香料水至少要浸泡8小時,這樣滷制後味道更加濃鬱醇厚。
3、鴨子一定要焯透水,而且要趁熱薰制,煙薰香味很容易吃進去。
前5分鍾是上色,後10分鍾是增味。
滷時要用小火,滷後的鴨子油潤飽滿,而且出品率高。
4、滷熟後不要急於撈出,待滷湯自然涼了以後再撈出來,刷上一層芝麻油,味道別具一格。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