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春
君達菜,名字雅致,脾氣古怪。
與別的蔬菜相比,它兩年生,長到第二年,開花結果。還有個倔強的表現,它適應千風萬水,更不怕鹽鹼地。這樣的結論,來自時間和實踐:我地頭的這幾棵,已經長了數年時間。只要不挖去,能一直長。我相信。
在故鄉,君達菜的名字形象得很,叫根達菜、根瘩菜、根大菜,都可以。我喜歡後者,言其根大,厚實,疙疙瘩瘩。確實,第二年,君達菜的根就如芋頭,色如褐鐵,敦敦實實,藏在地下。這應該是君達菜的脾氣之源,如人,有根本才會有脾氣。
離開故鄉,這種菜被賦予了“君達”的美名。有些音譯外來詞的柔化、和諧。
君達菜吃葉,一片片地掰,連莖帶葉,越掰越活得旺。春天,夏天,秋天,只要水好,它就呼呼地長,憨勁兒十足。比較別的菜,君達菜皮實,菜期長。從小開始,在故鄉,到異鄉,我沒少吃君達菜。好幾噸了吧。
個人意見,最好焯水後涼拌。澆蒜汁。夏日,沒有食欲,撈面過水,用涼拌的君達菜當澆頭。小時候,在菜園,爺就這樣吃,一大碗。我跟着吃,一小碗。另炒個雞蛋,碎碎的。涼水過白面,君達菜青幽,雞蛋碎黃如金,搗出蒜油的蒜汁。吃起來,筋道,香辣,有嚼頭。
炒的話,莖、葉分開。鐵鍋,熱油。蒜末,花椒,投鍋,焦黃,即投莖稈,翻炒兩三分鍾,再投葉。這樣,莖、葉同熟。我的經驗是,不放太多的作料,至多生抽些許,提鮮。有個要點,少放鹽,因爲君達菜吸收鹽鹼,本身已經有了飽滿的生活滋味。
多年種君達菜、吃君達菜的我,還有個感覺,夏天最好吃。春天還嫩,秋天含澀,夏天正當時。夏熱,君達菜性涼,正般配。《唐本草》說,夏月以其菜研作粥,解熱,又止熱毒痢;搗敷灸瘡,止痛。看來,君達菜早就是家常便飯、藥食同源的例證。
君達菜是味藥。清火祛風,行血,殺蟲解毒,滌垢濁,稀痘瘡。說白了,婦人、小兒尤宜食之。還能減肥,可緩解青春痘。小時候村上有個土中醫,有很多人信他,小方治大病。那時候衛生條件不好,夏天,紅白痢疾多。他就叫人把君達菜搗成汁,飲服。很有效。
君達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大量的維生素,還有微量元素鈣、鐵、磷。那時候沒有想這麼多。爺說,這菜好種,吃着長着,一茬茬,一季季,在那些少吃無喝的日子裏,能活人不少。稀稀的面糊中,攪入一大碗細碎的君達菜,拌上小蔥末、姜末,攤成煎餅,溫飽了童年、少年的我。
君達菜性涼,味甘。平素脾胃虛寒的,少吃。
有人說,君達菜就是這樣,如人,憨憨實實,耐鹽耐鹼,也得有脾氣,不能太老實。
有天,閒讀,看到了另一種寫法:莙薘菜,看着看着,更會意,這像是小名兒。我就又跑去菜園,看菜。越看越有意思,君達菜竟然舞起了葉子,搖搖曳曳,叫我看得出神。
聚精,就會神;出神,就入化。
看君達菜,還有這麼些意味兒。我得寫寫。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