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在潮汕被拿來炒菜當配菜的植物,藥用價值居然這麼高!

金不換是九層塔的另一種叫法,在潮汕地區經常會用到,煲芋飯、炒薄殼都會放點九層塔,小夥伴們或許都吃過九層塔,但它其他的作用卻很少有人知道。金不換、九層塔這些都是別名,它的學名是羅勒,但羅勒不等於九層塔,九層塔只是羅勒的一種。羅勒變種較多,且香味有所差別,潮汕地區常用的品種:枝葉黃綠色,葉對生呈卵狀披針形,末端漸尖,葉脈明顯;輪傘花序間隔較寬,花白色。紅色花品種少有人用。

學名

羅勒

別名

蘭香、香菜、翳子草、千層塔、九層塔、金不換、矮糠、香花子、家佩蘭、蘇薄荷、紫蘇薄荷、丁香羅勒、野金砂、魚香、薄荷樹、省頭草。

生長環境

喜溫暖潮溼環境,生於亞熱帶地區,不耐寒,不耐幹旱,不耐澇,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爲佳。

原產非洲、美洲及亞洲熱帶地區。中國主要分布於新疆,吉林,河北,河南,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貴州,雲南及四川,多爲栽培,南部各省區有逸爲野生的。非洲至亞洲溫暖地帶也有。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全草芳香,高20~70釐米。莖四方形,上部多分枝,表面通常紫綠色,被柔毛。葉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6釐米,寬1~3.5釐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鋸齒或全緣,下面有膿點;葉柄長0.7~2釐米。

輪傘花序頂生,呈間斷的總狀排列,每輪生花6朵,或更多;花軸長而被有密柔毛;苞片卵形而小,邊緣具毛;花萼管狀,先端5裂,上面1片特大,近於圓形,其餘4片較小,呈銳三角形;花冠2脣形,白色或淡紅色,長約9毫米,上脣的4裂片幾相等,裂片近圓形,邊緣淺齧蝕狀。下脣1片橢圓形,全緣;雄蕊4,2強,均伸出於花冠外,花藥2室,靠合;子房4裂,花柱完全着生於子房底部,柱頭2裂。

小堅果4粒,卵形至矩圓形,長約2毫米,暗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藥用價值

全草入藥,味辛,溫,微毒。歸肺、脾、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發汗解表,祛風利溼,散瘀止痛。用於風寒感冒,頭痛,胃腹脹滿,消化不良,胃痛,腸炎腹瀉,跌打腫痛,風溼關節痛;外用治蛇咬傷,溼疹,皮炎。

莖葉爲產科用藥,可使分娩前血行良好;種子名光明子,主治目翳,並試用於避孕。

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1、咳噫:生姜四兩(搗爛)、入蘭香葉二兩、椒末一錢匕、鹽和面四兩,裹作燒講,煨熟,空心吃。

2、疳氣鼻下赤爛:蘭香葉(燒灰)二錢、銅青五分、輕粉二字。上爲細末令勻,看瘡大小幹貼之。

3、毒蛇傷:千層塔、毛麝香、血見愁、七星劍搗爛敷。

4、風嗽:金不換心7個,切碎加食鹽少許泡稀粥服。

5、解螺蚌毒:金不換葉炒螺蚌作香料,適口解毒。

6、風寒感冒:金不換葉15克、蔥白3莖、大蒜3只,共搗爛,拌熱粥服食。

7、跌打腫痛:金不換葉適量,搗爛,加酒適量,蒸熱,內服藥液少許,藥渣外敷患處。

8、蛇咬傷:金不換20克、了刁竹9克、七星劍15克、蘭畔蓮15克、七葉一枝花10克,水煎衝酒服。

其他價值

羅勒營養成分十分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鮮羅勒的嫩梢中含水分、還原糖、蛋白質、纖維素、胡蘿卜素、維生素等,還含芳香油、羅勒烯等成分。其果實叫光明子、明列子、珍珠果,也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其大小如芝麻,將其浸泡於開水中會迅速吸水膨脹,攝入人體後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消化。除此外,還可清腸明目;對食物中許多的有害成分具有解毒作用。由於光明子的奇妙特性與特殊的藥理作用,在米酒、果汁、顆粒懸浮飲料、珍珠奶茶、刨冰、酸奶(奶制品)中有着廣泛的應用。

1、食用:嫩葉可食,亦可泡茶飲,有驅風、芳香、健胃及發汗作用。可用做比薩餅、意粉醬、香腸、湯、番茄汁、淋汁和沙拉的調料。

2、香水:羅勒葉子呈橢圓尖狀,花朵爲紫白色,蒸餾其葉子及花朵可得透明無色的精油,香味很像丁香、鬆針之綜合體。不同種的羅勒因特色或獨特香氣而命名。

3、美容:對幹性缺水及老化粗糙、皺紋的皮膚有滋潤作用,也可用於經常加班和長期面對電腦出現的黑眼圈、眼袋。緊實肌膚,平衡油脂分泌。但過量時會使皮膚過分緊繃或刺激皮膚。

化學成分

羅勒含揮發油0.02~0.04%,油的比重(15℃)0.900~0.930,折光度(20℃)1.4800~1.4950,旋光度(20℃)-6°~20°,主要成分爲羅勒烯、α-蒎烯、1,8-桉葉素、芳樟醇、牻牛兒醇、檸檬烯,3-蒈烯、甲基胡椒酚、丁香油酚、丁香油酚甲醚、茴香醚、桂皮酸甲酯、3-己烯-1-醇、3-辛酮及糠醛等,純羅勒精油殺菌率百分百之九十九。

主要用作調香原料,配制化妝品、皁用及食用香精,亦用於制牙膏、漱口劑中作矯味劑。

藥理作用:鎮痛、催眠及鎮靜作用、對呼吸、血壓的影響。

現代運用:金不換爲運動醫學要藥,能破舊血生新血、治內傷、吐血及有行血止血功能,凡屬血症均可擇用。

飲片形狀

在7~8月割取全草,除去細根和雜質,曬幹即成。

莖呈方柱形,長短不等,直徑1~4mm,表面紫色或黃紫色,有縱溝紋,具柔毛;質堅硬,斷面纖維性,黃白色,中內有白色的髓。葉多脫落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5cm,寬1~2.5cm,先端鈍或尖,基部漸狹,邊緣有不規則牙齒或近全緣,兩面近無毛,下面有腺點;葉柄長約1.5cm,被微柔毛。假總狀花序微被毛,花冠脫落;苞片倒針形,宿萼鍾狀,黃棕色,膜質,有網紋,外被柔毛,內面喉部被柔毛。宿萼內含小堅果。搓碎後有強烈香氣,味辛,有清涼感。以莖細、無根者爲佳。

配伍禁忌

孕婦忌服

植物文化

羅勒原產地在印度,西亞等地,印度人視其爲神聖的香草,是天神賜給人類的恩典。在印度羅勒被視爲神聖之物,在法庭上發誓的時候,必須以它爲誓。其次在印度亦認爲配戴羅勒葉片可以避邪。

在歐美的神話故事中常見到「羅勒」的蹤跡。在古羅馬時期,羅勒的名稱爲“basilescus”,它源自於噴火龍“basilescus”之意思,因此傳說胸前必須佩帶着羅勒才能解除魔咒擊敗此怪獸。在歐美傳統醫學(民俗療法)上以羅勒作爲解蛇毒或毒蜘蛛之藥劑。

據傳耶穌基督復活之後,在它的墓穴旁長滿了羅勒,除了代表羅勒本身韻神性外,更強調其生命力的強韌。

中南美洲國家視羅勒爲保護身家安全的吉祥植物;墨西哥的情人之間也會獻上羅勒,代表仰慕之意。

東正教祭典使用的聖水都是以羅勒調制成。

羅勒的希臘字代表爲皇室或國王,據稱當時在宗教祭典上希臘國王用的香油即爲羅勒精油所制成,因而被稱爲“國王的香藥草”。

而羅馬尼亞羅勒則代表比較浪漫的意義,當男孩子接受少女一支羅勒枝條,表示他們彼此已經正式訂婚。

羅勒由印度傳入中國,羅勒爲印度語的譯音。中國在北魏《齊民要術》中就有其栽培加工記載。羅勒莖四棱,多分枝;葉對生,卵圓形;花分層輪生,花冠脣形,白色、紫色,葉色翠綠或紅紫,花簇鮮豔,且具有芳香氣味,是庭院花鏡、樹壇邊隙地栽植的優良地被材料。

注意

羅勒變種多達二、三十種,採摘使用需格外注意,無法辨認時應避免食用。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