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要和我們搶酸菜?!

昨天和孤單君的大胖友麥兜一起吃酸菜魚,這貨是從來都不吃酸菜,但卻能吃酸菜魚。說起酸菜,以前一直以爲酸菜就只有咱們中國有。還記得有一次,又是和麥兜一起德國餐廳吃飯,居然有道豬手配酸菜,那酸菜看起來和吃起來,感覺和東北酸菜,還真差不多,如果不是碟子還有豬手和烤腸,還真會誤會我是在東北菜館裏吃的酸菜湯。

在中國,南方人把肉醃起來以抗衡炎熱帶來的變質,北方人則要把菜醃一醃好對付缺乏蔬菜的冬天,德國緯度、氣候和東北差不多,說不定也是爲了冬天能吃菜就醃起白菜來了。

在西方,德國酸菜的知名度比中國酸菜還要高,而德語的酸菜“sauerkraut”直接成爲了英文酸菜的意思。甚至“Kraut”也成爲了英美人士戲謔德國佬的詞語。

如果說東北酸菜在中國家喻戶曉,那麼德國酸菜就是舉世聞名了。要知道,在七十年代的世界醬醃菜大會上,德國酸菜、中國涪陵榨菜和歐洲酸黃瓜可是被評爲了“世界三大醬醃名菜”呢!

正如東北那旮旯的朋友少不了東北酸白菜,日耳曼那旮旯的朋友也離不開德國酸菜。就像中國人會過年前把酸菜醃好,德國人就會在聖誕節前把酸菜準備好,用來招呼客人。

德國酸菜和東北酸菜有什麼不同

在歐洲,德國人是出了名的愛吃酸,德國菜也是偏酸的,諸如酸白菜、酸黃瓜、酸面包。酸菜是德國人吃的酸菜,和中國人一樣,既可以燉,也可以涼拌,還可以做湯。常見的吃法就是配烤豬肉、烤腸,這些德國比較常見的菜品。

從賣相來看,德國酸菜和東北酸菜還真差不多,只不過在口感上還是有些細微的區別。醃制的方法是相同的,只不過,德國酸菜的原料是圓白菜(也就是卷心菜),將圓白菜切絲後醃制。東北酸菜則是將整顆大白菜放入缸內醃制。所以,感覺德國酸菜沒有咱酸菜那麼酸,還會有一點點甜味。而且因爲圓白菜比大白菜要更厚實點,所以吃起來感覺會更爽脆一些。

德國酸菜酸味更適中

但是,德國人似乎天生帶着一個理科生的腦子,德國的酸菜和東北酸菜比起來,會比較工業化、市場化。很少像咱大缸大桶醃酸菜,而是用小罐子少量的進行醃制,酸菜的口味也比較適中,讓德國酸菜都會看起來更加精致。

德國酸菜和中國東北酸菜,畢竟還是有一定的差別,但相似度還是是極高的,前不久德國總理默克爾來到沈陽時一個人忍不住吃了兩人份酸菜。

中國酸菜是五彩斑斕酸

東北酸菜,酸菜是東北的特色食物,東北人家裏有兩樣東西不可缺少,一是酸菜缸,二是醃酸菜用的大石頭。農村地區甚至還有存放制作酸菜的地窖。東北酸菜通常在冬季制作,用當地大白菜填滿酸菜缸,中間加入食鹽,澆上熱水隔絕空氣,自然發酵一個月後而成。口感脆嫩,色澤鮮亮,含有豐富的乳酸,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

中國的酸菜,不只有東北酸菜一個,全國各地就有好幾種不同的酸菜品類,在最愛吃酸的廣西,所有東西都可以入酸,黃瓜、蘿卜、豆角、姜等等凡是纖維含量較高的蔬菜都可以制作。

廣西人愛吃酸,螺絲粉、桂林米粉等傳統美食中總能找到醃酸的身影。醃酸的制作多用陶制的壇子,放入鹽、糖、酒、水等作爲酸水,再加入蘿卜、竹筍等主料,放至半天即可食用,如果酸水不夠酸,還可以繼續加入黃糖、酒、鹽等調味料。

最出名的還有四川的酸菜(又叫四川泡菜)。在巴蜀地區,幾乎家家做、人人吃,從泡菜壇子撈出泡菜切段,放上紅油辣子、味精、雞精,香氣四溢,吃起來咯嘣脆!其實,這只是四川泡菜的一種,泡菜遠不只泡菜壇裏的菜那麼狹隘。

那麼問題來了,德國酸菜和東北酸菜長得這麼像,究竟是東北酸菜傳到德國,還是德國酸菜傳到東北,還是說各自發展出來又出奇地發展得這麼像?

中國酸菜是無師自通的

先來說說咱們東北酸菜,或者說中國酸菜,根據可考證的歷史記載已經有2000年。酸菜,古稱葅,看看我們給酸菜起的名字都這麼有文化的。我國最早的詩集《詩經》中就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詩句。廬和瓜是菜,“剝”和“菹”是醃漬加工的意思。

《詩經》《詩經》《詩經》,敲黑板!說三次,也就說,我們寫《詩經》的時候,就已經會醃制東西了!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菹菜者,酸菜也”。後面還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唐代的《唐代地理志》、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明朝的《便民圖纂》都有記載酸菜的加工方法。

而在《商書.說明》記載有“欲作和羹,爾惟鹽梅”,這說明至遲在3100多年前的商代武丁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懂得醃制的做法了。3100年前,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小夥伴,會煮飯了嗎?

德國酸菜出身地不明

再來說德國酸菜,德國的酸菜其實不是北方的日耳曼人發明的,那麼歐洲的酸菜,嚴格來說是古羅馬時期發明的,在古羅馬作家卡託在其著作《論農業》中就有說到過,用鹽來醃白菜和蘿卜的保存食物的方法。所以,德國的酸菜有可能是模仿羅馬人的做法而改良出來的。

但也有可能是中國傳過去的,在古代世界,除了絲綢之路這條微弱地連接東西方聯系的線,還有兩次大規模的傳遞運動,一次是5世紀匈奴人被大漢趕到西邊去,一次是13世紀蒙古人的西徵,把很多東方的文化、技術傳播到西方。而恰恰是這個時候,日耳曼人的酸菜技術在這個時候走向成熟。而且還因此德國人的酸菜越醃越好,就在這段時間,德國酸菜衝出了德國,傳遍整個歐洲。

當然,無論是效仿羅馬,還是成吉思汗把酸菜帶到歐洲,過程都不重要,因爲美食是屬於全人類的。而且很巧的是,兩者相隔N萬公裏,大家卻都不約而同選擇粉絲作爲酸菜的搭配,東北又著名的酸菜燉粉條,德國也有酸菜燉粉絲,看來同一個地球,同樣的吃貨!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