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勝地,十代古都。自古以來便是陸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的樞紐地帶,南來北往的商客,陸續將大江南北的大菜小吃帶到此地。隨着歲月的變遷,鬥轉星移,逐漸變成了今人眼裏的南京味道。
南京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自六朝建都時起源,雖歷經千年,但長久不衰,一直流傳至今的品種少說也有上百個!其數量之多,味道之美,名揚中外。今天就帶你尋找流傳已久的南京老味道。
1
汪家餛飩
餛飩就應該稱得上是南京人“掛在嘴邊”的美食了。在南京,汪家餛飩的人氣可是不一般!
餛飩裏的辣油是每天現炸的,榨菜、胡椒粉、蝦皮則根據各人的口味,隨意添加的。幾十年來,汪家餛飩依然保持着小小的店面和滿滿的人情味。
甩碗
甩碗是汪家餛飩的獨門絕技,這個動作不僅是爲了加快速度,更讓大家在枯燥的排隊過程中,多了一份樂趣。汪家餛飩在南京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從最初挑着扁擔的汪家爺爺,到如今的第三代傳人汪洪武,幾十年間,汪家人用勤勞的雙手,將流動的餛飩攤擴大成了現在的固定店面。
阿婆五香蛋
穿過一片繁華,來到秦淮區的建康路,阿婆五香蛋的招牌映入眼簾,雖然它簡陋到只有一塊板,但在南京人心中,這可是不折不扣的“老字號”了!五香蛋,每天至少要賣一千個左右!而且全部都是手工制作,需要不少的體力。
從清洗、剝皮,到下鍋,每個雞蛋都要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準備,當一切準備就緒,阿公便開始了最關鍵的調味工作。桂皮、八角、丁香等佐料放在一起,回味無窮。
蛋液經高溫加熱後迅速凝結成固態,其密度之高足以讓光線發生偏折,所以“入味”是一道普世難題,也只有時間和溫度,才能將它軟化。
每一鍋雞蛋先要大火煮開,再煨到小火上入味。想要味道均勻滲入到蛋黃,阿公需要不斷翻動雞蛋,讓每一顆蛋都能充分沐浴在滷汁當中,吸收滷味的鮮香。
風風雨雨60多年,阿公阿婆每天都在重復着同樣的工作,在年輕人看來,這種生活千篇一律,沒有驚喜。而在他們心中,一餐餐粗茶淡飯,一顆顆老滷熱湯、入味至深的五香蛋,還有兩個人幾十年如一日的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才是最踏實、最本真的生活。
薰牛肉
六合,位於南京北部,古稱棠邑,是中國最早建城的城邑之一。這裏出品的六合牛脯,從隋唐時期就已名噪一時。時至今日,因爲制作過程耗時太長,成本太高,傳統的六合牛脯已經不多見了。但當地人都推薦說,李記清真館的李邦節大哥制作的薰牛肉,和傳說中的六合牛脯如出一轍。
牛肉的選擇
薰牛肉好不好吃,最關鍵的一點,取決於牛肉熬出來的膠質。所以在牛的選擇上,就要十分的講究了。牛,要選擇常年在地裏勞作的水牛,這是因爲水牛的肉質比養殖的肉牛更結實;其次水牛的年齡要在八歲以上,只有達到這兩個基本要求的水牛,筋膜才足夠的多,才能經得起長時間的燉煮,才能熬出更多的膠質。這薰牛肉的做法,可是李大哥家祖傳下來的老手藝了,需要四天四夜才能完成一整套工序。
醃制
經過選牛肉,去掉牛肉的腥氣和血水,再用鹽醃制,歷經12小時的無聲交戰之後,醃漬入味牛肉才有資格入鍋。經過七八個小時的燉煮,牛肉漸漸軟嫩,筋膜慢慢化成膠質,與湯水乳交融。而肉香,則被牛肉中析出的天然油膜所封住,在鍋裏反復的膨脹又聚攏,經過香料的放大、催化,再滲入到牛肉之中。
“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世代生活在古都南京的李邦節大哥,
用生命中的無數個四天四夜,
堅守着祖輩用心血
凝結而成的傳世之味
誰又能說這醇厚的南京老味道,
不是生生不息、世代相傳於普通百姓口中的人間之鮮呢!
靈谷寺素面
靈谷寺
靈谷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東南坡下,中山陵以東約1.5千米處,始建於天監十三年(514年)。明朝時朱元璋親自賜名“靈谷禪寺”,並封其爲“天下第一禪林”,爲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著名的靈谷素齋面館就在靈谷正門對面照必壁東側。
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碗素面,除了十幾樣新鮮的蔬菜外,還有一種神祕食材——甘蔗。除此之外,湯料中的食材還有煸炒的豆芽和芹菜,同其它原料一同煮制,湯的鮮美越煮越醇。
香菇堪稱素面的首席菜碼,一碗一朵,不多不少,因爲需要長時間的燉煮入味,所以在香菇的選擇上個兒大的、肉厚的,才是王道。
素面
準備湯汁
一個小時後,香菇慢慢地收縮到了原來的三分之二大小,此時五香的味道,早已浸透到了香菇的骨子裏,而香菇的口感也因此變得更緊實、更Q彈了。老冰糖和生抽放在鍋裏蒸一個小時左右,冰糖融化後和生抽充分地溶爲一體,此時滷汁,湯汁,調味汁,全部準備就緒。
煮面
煮面的關鍵是不能讓面條全部脹開,因爲只有在面條微脹的時候,才是它吸收湯汁味道的最佳時機,微微發脹的面條,放入口味不同衝撞而出的素湯中,再配上之前滷制而成的筍尖,口蘑等配菜,一個香菇,兩片素雞。一碗素面,回味無窮。
雙臭鍋
臭豆腐加肥腸,臭臭得香。
一、清洗肥腸
大腸的潔淨程度直接決定着雙臭鍋最終的口味,所以在處理上就要復雜一些。首先要把大腸放到淘米水中浸泡15分鍾,之後再用鹽和面粉去掉大腸上的黏液,最後還要用到醋和白酒消除大腸殘留的異味。
二、小火煨制
蔥、辣椒,蒜瓣,入鍋煸炒,再加入高湯提鮮,進一步提升肥腸的鮮香。經過小火的煨制,肥腸與臭豆腐,在湯汁的聯動下,相互融合着彼此的味道,不經意間,一股醇厚的鮮香味道,就彌漫在了空氣之中。
河豚魚
河豚,江中至毒。它體內所含的河豚毒素是一種生物鹼,1克就能使500人喪命,最快的在10分鍾之內就能致人死亡,然而無毒不美味,河豚魚的肉質特別細嫩、鮮美,使人回味無窮。於是民間便有了“冒死吃河豚”的說法。河豚體內的毒素分布因季節和部位而不同,且性質穩定,只有在高溫加熱30分鍾以上或鹼性條件下才能被分解。
白燒河豚魚,是否合格,最關鍵的一個標準,就是燒出來的湯汁是否能呈現出乳白的顏色。油煎過後的魚肝與魚肉,釋放出更多的脂肪,而脂肪在熱水的刺激下,分解成更加細小的脂肪微粒,於是便形成了乳白色湯汁。經過十五分鍾的燉煮,河豚魚的湯汁變得更加的濃鬱,此時再放入飽滿肥碩的田螺絲,繼續燜煮上五分鍾,白燒拼雙鮮,也就可以出鍋了。
“
從幾秒鍾精準的火候掌控,
到四天四夜從不懈怠的認真堅守,
不同的味道,
就在一個念頭、一個動作之間千差萬別,
也在無數食客、無數脣齒間的直覺評判下,
被選擇、被流傳
傳統菜被改良成了創新菜,
創新菜又流傳開來歷經歲月的沉澱,
成爲了經典的傳世之味
味·道
《人間四月鮮》(一)
播出時間:4月1日21:03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