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飲行業裏,有許多店雖然名氣不大,可是在當地卻有很多人去光顧,店裏的菜品也十分有自己的特色。它們的菜品爲什麼能讓客人願意回頭?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幾家這種類型的店,都有些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吧!
品宴湯潮
重慶有一家名叫“品宴湯潮”的餐廳,主打盬(gǔ)子湯,其種類更多樣、做法更高端,除了盬子雞,還有盬子八寶鴨、磪(cuī)窩蹄花湯兩種特色養生湯,輔以三十來種重慶江湖菜、家常菜和開胃涼菜,已經熱賣六年。
與傳統做法相比,“湯潮”的盬子湯制作流程更加高科技:餐廳購進了兩臺蒸爐,制作時先向爐腹添滿礦泉水,將盬子“坐”在上面,中途只需添加一次水即可,更易操控也更加節省人力。
特制盬子:每個兩三百塊錢,盬壁和盬腳有四到六個孔眼,加入土雞、菌菇等食材後只需倒入少許泡菌的原汁,將其放在加有清水的鍋裏蒸三四個小時,鍋中的水蒸汽通過盬腳周圍的氣孔進入盬身,遇到盬蓋冷卻成水珠滴到盬內,形成雞湯,格外鮮美。
這裏的盬子湯全部使用礦泉水制作而成,餐廳將每桶5升的礦泉水一排溜擺放在明檔,客人進門就能看見。
可能有人會問,這種湯湯水水的東西與炒菜相比,是不是生命力更短暫?怎麼才能保證它一直火下去呢?
餐廳創始人丁偉說,我不認爲“湯湯水水”就沒有生命力,“湯潮”的品類是以養生湯爲主,但是我們給主打的養生湯做了許多“護衛菜”,多是精致味重的涼菜和小炒,整個用餐過程中客人不會感到寡淡,反而更滿足於鮮美湯汁和麻辣小炒的合理互補。
湯潮盬子雞
提前預制:
1.土雞1只宰殺治淨,淨重約1300克;臘豬蹄100克洗淨後切成小塊;曬幹的雞骨草20克用清水浸泡30分鍾;幹蓮子20粒泡發;幹高山土豆片20克洗淨;醃大頭菜50克切成薄片後衝洗幹淨備用。
2.將處理好的原料和輔料放進六眼盬子裏,蒸三四個小時即可。
土雞放入盬子,加雞骨草、醃大頭菜等
幹高山土豆片
盬子八寶鴨
提前預制:
1.糯米150克入沸水中煮5分鍾,撈出晾幹;沙參、百合、蓮子、枸杞、大棗、薏仁共100克用清水泡透後倒入晾幹的糯米中拌勻即成八寶餡料。
2.重約1600克的土鴨一只宰殺治淨,在腹部開一個長10釐米的口,往鴨腹內填入提前拌好的八寶飯,用竹籤封口後,放入盬子裏蒸三四個小時即可。
將拌好的八寶餡填入鴨腹
磪窩蹄花湯
提前預制:
1.豬蹄燎去毛茬,衝洗幹淨,入磪窩捶鬆至皮開肉綻、骨肉分離,此時豬蹄中的纖維已經鬆軟,膠質更易析出,蒸出的蹄花湯濃厚掛口。
2.取豬蹄3只放入盬子裏,加魔芋粉50克、酸蘿卜350克、海帶100克(提前用溫水浸泡,入淡鹽水中焯去腥氣,撈出後衝洗幹淨即可)蒸三四個小時即可。
磪窩放在進門處,廚師每天要將豬蹄放在磪窩裏,拿着大木槌將其捶鬆,這幅場面引得客人連連拍照。
將豬蹄放進磪窩,捶至皮開肉綻,更易析出膠質。
走菜流程:
1.往兩個蒸爐裏添入礦泉水70斤。
2.將盛有雞、鴨、豬蹄的盬子放在蒸爐上,加上盬蓋。
3.往蓋子裏注滿水,猛火蒸4-6小時即可。
4.整排盬子放在明檔,非常吸人眼球,注意:中途需添40斤礦泉水。
蝦塘餐廳
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幾個吃蝦愛好者,無懼剝皮的繁瑣,只爲一口Q彈的嫩肉。
西安蝦塘餐廳讓這些“蝦迷”找到了“歸宿”,他們對蝦的執着,使餐廳從2014年開業起一直受歡迎至今。
爲了做出差異化、提高記憶點,餐廳不惜成本選用廣東“羅氏蝦”做主角,將胡椒、鹽酥、奶香等十七種口味一網打盡,把簡單的食材做出了高級感。
而搭配的小菜則多達65種,讓單品店的內容變得並不單薄。
返回西安後,蘆翾對美味的胡椒蝦念念不忘,同時也從中嗅到了商機。於是他便帶領一行人專程去臺灣探訪胡椒蝦餐廳,遍嘗“黃金海岸”“百家班”“鼎王”等當地旺店,繼而輾轉上海、杭州、深圳等多地進行考察,分析差異,了解更多口味。
這之後又三次前往臺灣,尋本探源。在第五次赴臺時,帶領自己的廚師團隊全程學習羅氏沼蝦的詳細做法,並與臺式川菜名廚郭主義、臺灣菜名廚翁茂安等大師一同交流餐飲經驗,將胡椒蝦的口味還原到99%以上。
爲了拿到最優質的原料,蘆翾決定每天都從廣州空運,爲保證食材落地後依然鮮活,其間要將蝦放入箱子,倒進冰塊並充上氧氣,運輸途中折損的蝦一概不要,確保每一只都是活的。
店內的蝦有十七種口味,融合了臺灣、四川、廣東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各地元素,讓不少食客表示“全部都想試一遍!”
胡椒蝦
“蝦塘”將這款正宗的臺式胡椒蝦帶到了西安,從此成爲店裏的不二招牌,其亮點有三:首先,這款蝦需用臺灣當地的“狗母鍋”進行烹飪,這種“體態像個球,口呈鉢盂狀”的小鋁鍋能耐高溫且傳熱均勻,可以長時間明火幹燒,能充分激發出胡椒的香氣。
其次,制作此蝦時一滴水都不加,而是用米酒將其煮熟,待蝦肉中充分吸收米酒後再次撒胡椒粉,下邊燒火上面吹風,皮幹爽肉香嫩,味道讓人上癮。
最後,將制熟的羅氏沼蝦掛在鍋沿上走菜,方便客人食用,賣相非常吸睛。
制作流程:
1.將大羅氏蝦(10頭)10只洗淨,開背去蝦線,放進狗母鍋中,倒入臺灣米酒400克、祕制胡椒粉50克小火煮10分鍾,轉大火收幹酒汁,再撒祕制胡椒粉20克。
2.將功率爲2500W的吹風機調至最大檔位,對着鍋裏吹6分鍾左右,此時下有底火,上有熱風,大大加快了收汁入味的速度,至蝦表面的水分完全蒸發即可,將蝦掛在鍋沿上桌,方便食用。
祕制胡椒粉:
白胡椒粒50克、黑胡椒粒10克打碎成粉,加鹽20克、味精10克、糖10克、十三香粉5克、五香粉5克拌勻即成。
奶香蝦
雖然叫“奶香蝦”,但吃起來卻是鹹鮮甜辣的復合味道,其亮點在於調味時使用的辣椒油——將辣椒面、菜籽油和鮮香茅草投入鍋中一同煉制,使辣椒油的香氣更爲醇厚,風味也別具一格,再與三花淡奶相互調和,形成了微甜微辣的奇妙滋味;走菜時將燒稠的料汁澆在蝦身上,賣相紅亮,誘人食欲。
制作流程:
1.大羅氏蝦洗淨,開背去掉蝦線,下入燒至180℃的熱油中浸炸3分鍾,撈出備用。
2.鍋入辣椒油100克、三花淡奶300克、蠔油50克、糖20克、味精10克攪勻,放入炸好的蝦10只,小火煮2分鍾至湯汁濃稠,起鍋將蝦碼放在盤中,淋上醬汁,撒少許香蔥花即可走菜。
辣椒油:
將辣椒面、菜籽油和鮮香茅草投入鍋中一同熬制即成。
三杯蝦
餐廳引入經典臺菜三杯雞的做法,把主料換成肉質細嫩的大蝦,相比雞肉更添一重鮮香;提前預熱的砂鍋可以持續保溫,將九層塔的香氣緩緩激發出來;鹹甜的味道加上米酒的香氣,使成菜吃起來味型復合,回味悠長。
制作流程:
1.大頭羅氏沼蝦洗淨,開背去掉蝦線,下入燒至180℃的熱油中浸炸3分鍾,撈出備用。
2.鍋入香油20克,下炸過的蒜瓣10克、姜片5克煸香,加蠔油、白糖各50克,烹入米酒300克,下入炸好的蝦10只,淋適量老抽上色,小火燒1分鍾至湯汁濃稠,起鍋後加鮮九層塔50克翻炒兩下,盛入提前預熱好的小砂鍋中,稍作點綴即可走菜。
技術關鍵:
因爲調味時加入了白糖和蠔油,粘度較大,所以在收汁時應轉小火,避免粘鍋。
蒙城家府私藏菜
安徽蒙城家府私藏菜餐廳開業於2016年底,餐廳分爲東苑和西苑兩部分,主打皖北地區的風味特色,還融入了時令食材和養生菜品。
餐廳創始人鄧濤是土生土長的蒙城人,1995年開始進入餐飲業,後輾轉上海、南京、合肥等地學習廚藝;2004年前後,習得一身本領的他返回皖北,開始在亳州市承包廚房,後來轉型負責酒店的整體運營,身份也從行政總廚變成了職業經理人。
2015年,鄧濤放棄高薪,選擇返回老家蒙城創業,先用小面館試水,半年內連開三家;2016年,他在當時人均消費幾十元的縣城開起了人均一百五十元的私房菜館,並且一炮而紅。
靠面館掙得第一桶金之後,鄧濤又有了新念頭。
2016年,他把位於老城區的自家院子改換了個古色古香的門頭,整理出六個包間,並將此店取名“家府”,開始經營“私藏菜”。
這次鄧濤的經營理念是“反傳統”——從開業至今,他沒在網絡或媒體上做過任何宣傳,從不打折,也無贈菜。碰上素質差的客人,他會毫不客氣地告訴對方:“這裏不歡迎你下次再來。”
而菜品,他要“藏”着賣。
怎麼藏呢?不拍照片,不做菜牌,五十多個菜名就那麼沒有任何標識地羅列在兩塊小黑板上。
餐廳沒有點菜單,當天能供應的所有菜品都羅列在小黑板上。
在食材上,他親自把控,每天必須要逛一兩次市場,遇到新原料就會第一時間拍板下單。他說只要是真正受歡迎的好貨源,他就不會考慮價格。
在烹調上,他充分發揮了一個內行老板對食材理解的優勢,精心採購來的貨源,必須充分放大其“品質新鮮”的賣點,不求花哨,不管葷素菜品,鄧濤都講求賣相簡潔、原汁原味。
漁夫一網鮮
此菜選用昂刺魚、翹嘴魚、黑魚先炸後煮,並添加了花蛤、河蝦豐富菜量、提升香味,其做法的精妙之處在於,不僅爲原料祛腥、增香,還破解了燉雜魚上桌後賣相散爛的難題。
像黑魚、翹嘴魚這類淡水魚,雖然肉質鮮美但腥味較重,此菜在制作時加入了八角、白豆蔻、白芷等香辛料,並用菜籽油充分浸炸,加速了藥料和小料中祛腥增香成分的釋放,此時將魚肉下鍋,使其在油炸過程中迅速收緊表皮,鎖住水分的同時也避免了魚肉的散碎。
制作流程:
1.取重約100克的黑魚2條宰殺治淨,在不破壞魚皮完整性的同時用刀刃輕輕刮去表面黏液,衝洗幹淨後用淨布吸幹水分,在脊背上均勻地打一字刀,保持魚腹相連;另取每條重約50克的翹嘴魚和重量相仿的昂刺魚各5條,分別宰殺治淨,刮去表皮黏液後洗淨並吸幹水分。
2.鍋下寬水燒開,放入鮮活小河蝦100克焯至完全變紅後撈出,鍋中繼續下入花蛤200克燙至開口後迅速撈出,放入冷水鎮涼,洗淨控幹待用;另起鍋下清水,加入少許油和鹽燒開,放入青豆50克煮去青澀味,撈出泡入冰水鎮涼,控幹待用。
3.淨鍋滑透,倒入熟菜籽油700克,加蔥白段100克、姜片100克、蒜子50克、幹紅辣椒20克、幹青花椒20克、白豆蔻5克、八角5個、白芷5克,小火浸炸出香味,倒入處理好的三種魚,略微炸至表皮顏色發白,添啤酒200克祛腥,加入清水沒過,燒開後調入鮮味醬油40克、鹽10克、味精10克、雞粉10克、白糖5克、胡椒粉1克,中火煮約3分鍾後魚肉基本斷生,用密漏將漂浮在上面的小料和香料全部打出,放入飛水洗淨的花蛤和河蝦繼續燒約1分鍾,撒入飛過水的青豆煮透,起鍋裝進海碗即可上桌。
制作圖示:
1.用菜籽油將小料和香辛料炸透出香。
2.放入三種魚炸至表皮微微發白。
3.添水煮熟後打去料渣。
4.依次放入飛過水的花蛤、河蝦和青豆。
掛面茄子
制作流程:
1.碗內放入面粉150克、澱粉10克,打入雞蛋1個,加清水300克調成糊,注意簡單和勻即可,不要長時間攪動,避免面糊上勁、油炸後口感發死。
2.取茄子300克去皮洗淨,改刀成腐乳大小的塊狀,放入糊中滾粘均勻,下入五成熱油浸炸至熟透後撈出,將油溫升高至七成,再次放入茄塊快速炸約5秒,逼出多餘油分,撈出瀝幹待用。
3.鍋滑透留底油燒熱,放入蔥花15克、蒜片15克、姜片15克、幹辣椒段5克大火煸炒出香,調入蒜蓉辣醬25克炒透,倒入青紅彩椒片各30克、泡透洗淨的木耳50克、番茄塊100克快速翻炒均勻,添清水250克,攪勻後調入胡椒粉1克、糖5克、鹽5克、味精5克、雞粉5克,燒開後勾薄芡,倒入炸好的茄塊迅速翻炒均勻,淋入少許香油,起鍋裝盤即可上桌。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